定陶皮影:光影间跳动的精灵

书香斋主  2015-05-12 10:18:27  阅读 755 次 评论 0 条
摘要:

 

  在鲁西南菏泽,有一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民间艺术——定陶皮影。现在,定陶皮影已经没有专业演出团队,当地群众也鲜见皮影“芳容”。尽管定陶皮影被

 

  在鲁西南菏泽,有一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民间艺术——定陶皮影。现在,定陶皮影已经没有专业演出团队,当地群众也鲜见皮影“芳容”。尽管定陶皮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但它依然尘封在八旬老人冯守坤家的箱底里,即便一些“宝物”被借去展览,也只不过是人们惊喜之后的叹息。冯守坤告诉记者,多年来定陶皮影少有人问津,如今继承者难觅,濒临失传。 定陶皮影又名隔纸说书,是皮影艺术的一个重要地方分支。起源于清末该县张湾镇后冯村,相对于山东其他地方皮影的近乎说唱艺术而言,定陶皮影则近乎地方戏曲,在山东皮影艺术中可谓独树一帜。尤其是冯氏阿皮影,其操作巧妙,道白有声有色,又广泛地吸收了鲁西南地方戏和民歌曲调的风格,故韵味独特,悠扬宛转,语气诙谐,故事生动,深受农民喜爱。

  冯氏阿皮影的先人于明朝迁居定陶,约在1821年,冯玉旗、冯玉福受剪纸艺术的启发创始了皮影,至今已传6代。冯守坤是定陶皮影现在的掌门人,自4岁起就跟随祖父、父亲开始学演皮影,如今年逾八旬。 冯氏先人善于剪纸作画,明朝移民至定陶后,经常在纸板上刻成各种人物、动物,拴在木棍上玩弄嬉戏,并编讲一些童趣故事,自娱自乐。 当时刻画的影人尺寸不固定,灵活性也差。因为纸张不易保存,冯玉旗、冯玉坤就试着在动物皮上刻划照着木偶的形式改进制作工艺,增加关节,使其灵活性大大加强。所取牛皮待洗干刮净,晾至净亮透明时才用于制作。 制作时先将样稿轻画于牛皮之上,然后用刀具或刻或凿,最后上色、熨平,每个过程都有专人负责,最后一关只有族人才能完成,从不外传。 由此,定陶皮影形成了用牛皮制作,高一尺有余,风格质朴粗扩、色泽古拙、刻工劲健等特点,很接近鲁西南的剪纸风味,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。在演出方面,定陶皮影多上演历史演义戏、民间传说戏、武侠公案戏、爱情故事戏、神话寓言戏等。不仅如此,艺人们还自己编写了一些民间故事。

  随着皮影制作工艺的成熟、剧目的丰富,定陶皮影逐渐在乡村间流动演出。但此时的演出形式仍然比较简单,仅三五人操纵演唱,没有专门的乐队,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周边地区。 发展到上世纪三十年代,定陶皮影的制作表演形式基本固定下来,第三代传人冯瑞荣,把祖辈传下来的操纵方法总结成艺诀,对皮影艺术进行了丰富和发展。例如,在音乐上广泛吸收了戏曲和说唱艺术的因素,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行当、板式、唱腔;乐队方面以板胡为主奏乐器,文武场齐全;表演技艺也得以大大提升,操纵技巧繁复高超,武打场面紧锣密鼓,影人枪来剑往,上下翻腾。文场的音乐与唱腔更是音韵缭绕、优美动听。此外,定陶皮影艺术早期纸窗戏表演形式也保留下来。因此,群众中仍流传着“纸窗影戏看坐骑,沙窗影戏看摆设”的说法。 由于定陶皮影造型古朴典雅,民族气味浓厚,以其演出装备轻便,声腔丰富优美,表演精彩动人而著称,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。演出范围更是扩大到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河北交界的广大地区,成为深受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。 但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,受现代影视媒体等新科技和流行娱乐形式的冲击,皮影演出市场逐年萎缩。

  “一口叙说千古事,双手对舞百万兵”。皮影艺术几乎集中了所有的中国造型艺术(如剪纸、窗花、门画、工艺美术、雕刻)和传统表演艺术(如地方戏、相声、口技等)。如今,在许多地方,皮影正在成为一种热门的民间艺术收藏,可是,专家认为这并非全是件好事。因为,刻工再精美、历史再久远的皮影如果无人会操纵表演,无人给其血液般的唱腔,它只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,虽然有价值但却没有生命,就如同珍稀动物的标本,留给后人最多的只有遗憾。 如今,定陶皮影的传承和发展处于濒危境地。原有的1000多套皮影,仅剩下250余套,大多数皮影己褪色破旧。由于传承复杂,收入低,年轻人大都不愿从事皮影表演。皮影演出市场逐年萎缩,定陶皮影戏的演出越来越少,渐渐淡出人们视线。大多数年轻人印象中的皮影,仅保留在小时候看过的皮影动画片。于是,植根于这片文化土壤上的皮影艺术逐渐枝疏根稀,举步维艰,与许多其他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一样,处于消逝的边缘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xzcn.com/436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书香斋主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